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导读
期刊介绍
投稿指南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联系我们

综合新闻

  • 陕西可能发生8级地震吗(地震资料地质解释)
  • 地震工程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(地震工程会议
  • 驾车跨海,仅需6分钟!又一“世界级挑战性工程
  • 中国地震局乌鲁木齐中亚地震研究所获批高端外
  • 兰新高铁地震灾后复旧整治工程顺利进行

通知公告

  • 《世界地震工程》刊物宗旨
  • 《世界地震工程》征稿要求
  • 《世界地震工程》投稿方式
  • 《世界地震工程》数据库收录影响力
  • 《世界地震工程》栏目设置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可抗8级地震!这座渡槽创造多个世界第一

来源:世界地震工程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年08月16日 04:49:39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从桃岔渠头一路向北,一条“巨龙”横穿金色麦田,横贯沙河9公里,犹如一座超级空中立交桥,护航一条清澈的水道通往永远的北方。这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庐山县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渡槽

从桃岔渠头一路向北,一条“巨龙”横穿金色麦田,横贯沙河9公里,犹如一座超级空中立交桥,护航一条清澈的水道通往永远的北方。这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庐山县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渡槽的重点工程。

渡槽,即架空水槽设置在河流、山谷、洼地和道路上,以输送水流。这样的空中航道也被称为“过桥”。

记者从渡槽边上看到,浩浩荡荡的南水从明渠滚过闸门,沿着四个8米宽的“U”形槽向前冲去。四槽梁渡槽、双槽箱式渡槽、落地式单槽渡槽、明渠渡槽错综交错。在近8米高的水道中,每秒最多有380立方米的清水。

南水北调中线庐山管理处处长董志斌,介绍:“沙河渡槽共创造了十项工程记录。世界第一的综合工程规模、世界第一条现代渡槽,不愧为世界第一渡槽。”

创造世界一流的背后,是一次次的技术突破。

如何保证如此庞大复杂的工程高质量竣工,对于建设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。“渡槽的建设先后克服了冬季施工、汛期影响、大U型渡槽浇筑时外膜发生变形,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。”董志斌说。

渡槽可承受8级地震,并有设计寿命100年,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工程,为确保工程安全,在渡槽内外共设置近万个监测点,渡槽已经插入定期检查,至今未见异常。

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决心一一解决世界难题。 “集中力量,做大事”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谁说远不能近渴?南水北调工程依托“沙河渡槽”等“破纪录”的工程。南水百里千里,惠及一城又一城、村……

平顶山,这是南方通往北方途中的第一座重要城市。南水北调建成当年,南水在这里成为“救命水”——

南水北调中线116.7在平顶山市境内长公里,途经叶县、庐山县、宝丰县。和嘉县下辖四个县。 2014年,平顶山遭遇建市以来最大旱情,数百万人面临水危机。

“当时,平顶山的主要水源白龟山水库水位一度低于死水位97.5米,这意味着全市几乎没有喝水。”说起水危机,平顶山市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副主任王海新心有余悸。

当时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,启动应急调水46天,输送5000万立方米水,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吃水问题。

2019年以来,平顶山市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35%,白龟山水库水位再次供不应求。 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,南水北调工程向白龟山水库补水3.08亿立方米,相当于平顶山市年用水量的3倍。南水再一次为这座“口渴”的城市解了口气。

截至目前,南水北调工程已向平顶山供水8.42亿立方米市,其中生活用水2.43亿立方米,生态补水5.99亿立方米。

碧水送北,浪涛汹涌;长河汹涌,利益方方。

来源|新华社记者:邵亦波、黄欣欣、王雅摄影:蔡扬、李嘉楠(原文为删节)

文章来源:《世界地震工程》 网址: http://www.sjdzgc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816/519.html

上一篇:天和上天,这些高校立功!有些参与师生做隐姓
下一篇:汶川地震捐5千万的四川“首善”,竟背9条人命,

世界地震工程投稿 | 世界地震工程编辑部| 世界地震工程版面费 | 世界地震工程论文发表 | 世界地震工程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世界地震工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